電視劇《狂飆》的爆火,讓劇中飾演高啟強的演員張頌文也隨之爆紅、出圈,但張頌文的一夜成名并非偶然,而是靠著他日積月累的苦練所換來的成功。精湛傳神的演技都源于他對生活的理解和觀察,翻看他的過往就會發現他真的很接地氣,租住在小院里種草養花,親切的給大家分享自己看過的美景、吃過的美食。
尤其是他對美食的熱愛讓人倍感真實,曾跑到鄰居家的炸雞店學炸雞排,在外拍戲時也不忘常常出去探尋當地的美味,在劇外給大家仔細科普豬腳面的做法和味道,完全像是一個兼職演員的美食家。今天就細數一下張頌文老師曾在社交平台上, 給大家強烈推薦的5種比較「生僻」的美食,很多人都沒吃過,其中第一個就饞的人口水狂飆,想要立刻去打卡吃到同款美味。
一、壽州圓子
被張頌文點贊、好評的壽州圓子是安徽淮南壽縣的一道傳統美食,已經流傳了千百年,每逢過年過節壽縣的家家戶戶都會將這圓子端上餐桌。壽州圓子的餡料很是特別,用面粉和成面糊攤成死面煎餅,再切碎和煮熟剁碎的五花肉丁、熬煮好的雞湯攪拌在一起成內餡。
做好的餡料放在紅薯淀粉里反復「搖滾」,均勻的裹上一層層淀粉后放進開水鍋中汆一下撈出,吃前再放進鍋中蒸熟即可,一個個圓滾滾的壽州圓子看起來外皮晶瑩剔透的,吃起來滑軟鮮香,餡料越嚼越香,肉丁的肥香和面粉的麥香被雞湯的鮮融匯在一起,令人回味無窮。
二、西瓜海白煲
在《狂飆》播出前,張頌文曾在海南拍戲生活了一段時間,社交平台上也發了很多他鏡頭下的海南美景和美食。其中,有一道他給大家強烈推薦的海南菜就是「西瓜海白煲」,這道菜被列為海南五大怪菜之一,在很多外地人看來水果加海鮮的組合多少會有些無法接受,也難以想象出它的味道,但它卻是老海南人的心頭愛。
西瓜海白煲所用的西瓜并非大家常吃的大西瓜,而是海南當地所產的一種小西瓜,這小西瓜的味道不似大西瓜香甜,當做水果直接吃并不好吃,可十分適合用來做菜。酸酸甜甜的小西瓜去皮后,切成厚片再燉上海白(文蛤),西瓜的清甜味完美融合了海白的鮮美,吃起來開胃解膩,湯喝起來也很是鮮甜鮮爽,有種意料之外的美味,讓人一口接著一口停不下來的感覺。
三、越南肉餅
張頌文在江門拍《狂飆》的時候,有一次曾到台山的海邊進行拍攝,結束后便找了一家東南亞風味小餐館,點了三道菜都很經典美味,但最受他喜愛還是越南肉餅。
越南肉餅是用越南扎肉做成的,扎肉是越南美食中很有代表性的,也是越南家家戶戶都會做來吃的傳統食物。它是用豬肉、牛肉、雞肉或魚肉等一些肉類攪成肉泥,加上蒜、魚露、胡椒等各種配料再反復攪打增加彈性,之后拿蕉葉包裹緊實再放進水里煮熟或蒸熟,看起來就像放大版的火腿腸。
做好的扎肉切成肉片用來搭配炒飯、湯粉等一起來吃,或是炸成金黃的肉餅,配著生菜、九層塔葉蘸著酸辣汁食用,吃起來勁道彈牙、肉香十足。
四、羊撥拉
兼具演員、美食家雙重身份的張頌文,在甘肅玉門拍戲時,自然也沒放過西北的特色美食,其中一種名為「羊撥拉」的美味順利俘獲了張頌文的芳心,他還特地拍攝了制作過程發在了社交平台上。
這羊撥拉就是將羊肉和羊肚、羊心等羊雜倒在平底的大鐵鍋上,加上洋蔥、青椒用鐵鏟大火翻炒,由于炒的時候撥拉來撥來去的,故而得名為「羊撥拉」,炒的時候再撒上孜然、辣椒面和鹽調味即可,炒好后食客們圍坐在桌前,守著這炒的香味撲鼻、熱騰騰的羊撥拉,筷子夾個不停,吃起來不腥不膻,唇齒留香,胃口好的再加兩個餅子一起炒,肉香配著饃香,特別過癮。
五、次塢打面
曾經在紹興拍電影的張頌文,看到滿大街的次塢面館,出于好奇便從片場偷跑出來點了一碗次塢打面來吃,發現味道十分不錯,還特意拍照留影紀念。
次塢打面是浙江的十大傳統風味美食之一,據說起源于明朝,朱元璋率軍征戰,凱旋返回南京時曾路過次塢鎮吃了一碗手工打面,胃口大開并贊不絕口,至此次塢打面的名氣就傳揚開來。其實次塢打面就是傳統的手工面,所加的澆頭也和很多江浙面館一樣,比如雪菜黃魚、紅燒大排、鞭筍肉絲、腰花、豬肝等等。不過,由于是手工制作的面煮好后吃起來口感爽滑筋道,有種獨特的鮮味,頗受大家喜愛。
——老井說——
張頌文老師對甜食也很是喜愛,像艾葉做出的香糯爽滑的艾糍,裹了芝麻和花生仁的麻糍,軟糯香甜的條頭糕、獨特的雞屎藤糖水、鴨屎香奶茶等,都曾在他的社交平台中出現、推薦,大家如果有興趣的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,之后外出旅游也可以去探尋一些這些美食。
我是市井覓食記,與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舊,興致盎然!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,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,關注我,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