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俗「逢九求福」,正月十九,這4件事別忘了,尊重傳統更有福

陆凡 2023/02/09 檢舉 我要評論

在傳統文化中,「九」與「久」同音,是最大的一個數字,有長長久久的美好寓意,但老話說「盛極必衰,否極泰來」,民俗認為「逢九」又容易遭受變故,出現不好的事情,所以有「逢九求福」的說法。

到了正月十九,即便是民俗活動眾多的古代,春節也算是徹底過去了,所以這天又被稱為「年封口」。按照民俗,這天人們會接福祉、求福報,祈求新的一年開始順順利利, 故而這天也被稱為「平安日」。

分享一下舊時候流傳下來的正月十九的老傳統,老民俗,有些非常有意思,可以講給孩子們聽,這「4件事」不能忘,尊重老傳統,一年都順心。

一、燒香祈福

相傳正月十九是丘處機這位神仙的誕辰,又被稱為是燕九節。每到這一天這位神仙就會下凡來到人間,并裝扮成老人或者小孩子等,在人間巡查一番,凡是在正月十九能見到丘處機的人,都能驅除病痛和災難,健康長壽。

不過由于這位神仙會特意裝扮成普通人,游走的路線也不定,人們能不能碰到他全看自己的運氣,百姓就會想盡辦法,甚至提前一天出門趕往白云觀等著,就是為了能與丘處機仙人偶遇,同時人們為了表達誠意,還會在白云觀大擺宴席,舉辦隆重的慶祝儀式,進行燒香祈福,希望自己和家人能得到丘處機仙人的庇佑,新的一年無病無災、平安健康。

二、祭拜土地公、城隍爺

古人認為天地萬物都有對其負責的神仙掌管,像家中有門神、灶神,而鄉鎮則有土地公、城隍爺這類的神祗庇佑,這方水土才會安寧、風調雨順。按照老傳統每到正月十九,人們為了感謝保護這方水土的土地公和城隍爺,會特意去當地的土地廟、城隍廟祭拜,并祈求新的一年依然能得到庇佑,家宅安靜、風調雨順。

當地百姓為了以示對土地公、城隍爺的尊敬與重視,會在正月十九當天舉辦廟會,百姓不僅會敲鑼打鼓、舞龍舞獅,還會舉行隆重的祭拜儀式,希望土地公和城隍爺能看到自己的誠意,在新的一年不僅能保護一方安寧,還能守住人們的福氣、財氣和運氣,讓大家生活順遂、招財進寶、人壽年豐。

三、迎婆婆

迎婆婆是甘肅地區的特色民俗,又稱「圣母節」,每到正月十九,當地就會舉辦隆重的迎接儀式。

當然這里所指的「婆婆」并不是民間常說的丈夫的母親,而是當地民間對圣母娘娘、送子觀音、百子娘娘等16位神仙娘娘的俗稱。相傳周文王姬昌的夫人以及各位嬪妃為其生下了99個兒子,加上義子雷震子,周文王姬昌就有100個兒子,也就有了當時子孫興旺發達、國運昌盛的好景象,因此後來的百姓就將周文王姬昌的夫人和眾位嬪妃尊奉為「婆婆」,是掌管著婚姻、生育等福神。

通常迎婆婆慶典通常從正月十五就開始籌備,當地的各個村寨會將自村的婆婆擦拭干凈,給婆婆戴上鳳冠,披上霞帔,穿上繡花鞋,然后在給婆婆轎掛上人們敬獻的繡品、彩燈等等進行裝點,當夜幕降臨后百姓就將「裝扮」好的婆婆抬出來巡街。每位「婆婆」都有鼓樂開道,成千上百人前呼后擁,場景熱鬧非凡。街道兩旁還設有各家擺放的香案供品,并燃放煙花炮竹、叩拜迎接。

除此之后,人們會爭先恐后的從婆婆轎下面鉆過,表示消災祈福。新婚未孕的年輕夫妻還會爭相「請轎」,也就是摘取婆婆轎上的小掛件,祈求「婆婆」早日賜子,讓家里添丁。

四、吃烙餅

在我國很多地區還有正月十九吃烙餅的習俗,每到這一天家中的長輩或者主婦們就會準備面粉等食材,將其制成又圓又大的烙餅,人們認為烙餅又圓又大,有「補天」的寓意,在這天吃了「補天餅」象征著新的一年風調雨順,五谷豐登。對于靠天吃飯古代農耕文明來說,天氣的好壞決定著一年的收成,人們正月十九烙餅吃餅,也是對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。

給大家推薦一個蔥花餅的做法,香酥筋道,美味又簡單。

蔥花餅

準備食材:面粉、蔥花。

1、取適量的面粉放入盆中一分為二,一半打入適量的熱水揉成面團,另一半放入涼水揉成面團,然后將兩種面團揉在一起,充分揉面使兩種面團融合,面團放在案板上搓成長條切成小劑子,然后在小劑子表面刷上油,放在盆中密封好,醒20分鐘左右。

2、小碗中倒入2勺面粉,適量的五香粉和適量的鹽,澆上一勺熱油攪拌均勻制成油酥,小蔥清洗干凈擦干水分,切碎備用。

3、面劑子醒好后,搟成長方形后均勻的刷上一層油酥,再撒上蔥花,從一端像疊扇子一樣折疊起來,再卷起來壓成餅狀,用搟面杖搟薄。

4、搟好后放入刷了油的平底鍋中,烙至兩面金黃后盛出,好吃美味的蔥花餅就做好了。

——老井說——

正月十九「平安日」除了文中提到的4個老傳統,還有一些忌諱也要懂。老話說「正月十九封年口」,在老一輩看來正月十九是春節的收尾節日,人們都希望能討個好彩頭,忌諱說不吉利的話、潑水等,古人認為正月十九作為年收尾,要多多說些吉利的話,祈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,最好不說不吉利的話。而不潑水則是因為民間有「水」是「財」的象征,「年封口」這天向外潑水,就寓意著新的一年守不住財,財隨水走。

我是市井覓食記,與世界交手多年,依然光彩依舊,興致盎然!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,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,關注我,享受美食不迷路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