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劇最大的好處就是真實,網劇的總播放量可以「輿論注水」。
粉絲戰績用詞只要用得含糊,側重點偏離一些。
大字報發出去,不了解的路人真就會以為劇的數據不錯。
然而上星劇不行,收視率就擺在那里,火了還是撲掉了,一目了然。
所以,即便有些上星劇在網絡上的話題度不高,但人家卻是實實在在播得好的。
這盤點里邊,《向風而行》這部劇就可以加進來了。
由央視推薦播出,王凱譚松韻領銜主演的它,一開始并不被看好。
航天飛行這樣的題材,在偶像劇遍地的市場上是新鮮的,但同時也是受眾群體少的。
畢竟真正能夠從事這方面工作的觀眾不算多數,能有共鳴的少之又少。
再加上宣傳重點偏向于上星,網絡宣發比不上其他劇,所以大家下意識地認為這部劇播不好。
但事實證明,它在電視劇景氣指數榜單上天天第一。
還總是以破2的數字登場,同樣是上星劇,天仙姐姐劉亦菲的《去有風的地方》都打不贏它。
劇能有這樣的輝煌,主演每個人都有功勞。
而要說對誰的加成最盛,那必然是「晶晶」譚松韻。
低調拍戲,默默做出成績的譚松韻,最開始入圈時。
只不過在各大劇組里擔任配角,都走不到大結局的那種。
比她晚出道的后輩都能演主角了,她卻還是只能在偶像劇里「扮嫩」。
然而娃娃臉這條路,卻讓她真切地走出來了。
從《旋風少女》里咋咋呼呼的曉螢開始,她身上肆意發散的生命力就被關注到了。
她不是裝得可愛,而是天生就愛笑熱烈,圓潤的臉頰肉帶給她的,是絕妙的減齡感。
對于青春題材劇組來講,與其找一個年紀貼合學生,但演技堪憂的新人來當主演。
譚松韻這樣形象上不違和,同時也具備實力的演員,好像更適合女主。
于是乎從《最好的我們》開始,譚松韻在偶像劇可以說是如魚得水的程度。
就算她年近30了,也能讓觀眾絲毫看不出她臉上的歲月感。
然而偶像劇帶來的紅利讓她成名,也沒有阻擋住她清醒的規劃。
在同期小花還在執著在言情劇里邊哭哭鬧鬧,努力維持住自己的少女感。
挑選角色看似各有不同,但實際上卻千篇一律,拿個將都要被人質疑黑幕的時候。
她在17年《狐貍的夏天》里嘗試了職場人的身份,轉型不急于一時。
她很聰明,從設計師到總監,再到飛行機長。
一步步嘗試她能夠觸及到的職業復雜天花板,從觀眾擔心她跳出舒適圈會失敗。
但現在能夠接受她所演繹的職場女性,規劃做得的確精彩。
上進的藝人永遠是好項目的首選,這幾年來她的作品上星率尤其高。
使得她才32歲,就成為了近5年來。
90花里收視最高的演員,當之無愧的冠軍。
要知道90花里邊,可有楊紫迪麗熱巴這種頂流流量。
在有這樣的強勢對手下,仍能一騎絕塵,不得不說一句厲害!
厲害的成績,自然來源于刻苦的日常。
之前許凱譚松韻因合作新劇。而在番位上引起討論之時,男方的老闆于正就親自出面澄清。
表示番位不重要,而且譚松韻是個很好的演員。
能夠合作的話,開心都來不及,這無疑是為譚松韻的工作狀態點贊。
事實上不僅于正夸過她,每次與她合作的導演在采訪里,均是一副佩服她的模樣。
拍攝《最好的我們》時,1200多場戲里邊,譚松韻一個人就占了800多場。
這意味著她一天的休息時間都沒有,但她仍然能在該疲倦的狀態下活力滿滿。
呈現出高水準表演,《錦衣之下》搶親那場戲。
是在拍攝現場沒有任何感情渲染下,都讓制片人姐姐覺得有感染力的存在。
譚松韻一淚封神,造就之后無數好資源找來,機會果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。